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天空之镜

第三章 央金,嫁给我吧

除去往返西宁、茶卡路上的劳顿,央金最惬意的时光还是海青每次在湖畔等自己。看到他的瞬间,心便有了着落,他便是家。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了往复了多久,两人披着晚霞,就这样静静地在湖边走着,直到海青把央金送到家中。

那时候所有驻在盐湖的盐工,包括央金家,都是住着帐房的。对于央金家来说,早已习惯了这样游牧的生活。一阵风吹过,总会吹起帐帘,海青送别央金的那副亲昵,就在眼前了。

老厂长看了一眼,没有说话。

“娃娃们,想在一起,就在一起。”说话的是央金的爷爷,正坐在羊皮毡子上,手里拿着雨鞋在炉火前烤。

正说罢,央金走进来了,依次给大家打了招呼。

他一瞧父亲的脸色就知道,父亲定是看不上海青。

央金没有说话,倒是阿妈走过来嘘寒问暖,“赶紧休息,喝点熬茶,这一路也辛苦了。他来了,你咋不叫进来坐坐?”

央金接过阿妈熬好的茶,手里捧着热茶,立马驱走了外面的寒意。

阿爸说道,“他进来做啥,有啥可坐的。”

“阿爸,你对海青别这么大敌意,我俩好着。”

“这几个月我看他一直送你回来,你俩到底好了多长时间了?”央金父亲拿出老厂长的架势,“现在厂子改制,正是用人,你俩这个不务正业,而且他从山东来知青下乡的,指不定啥时候就回去了,这一批批的,你也不是没见过。”

央金不假思索,直接回道,“阿爸,我俩阿门个(怎么)不务正业了,工作上我俩也没耽误啊,再说了他对我一直也好着,他的阿爸阿妈也在这里,人家不可能回去的。”

阿爸还是不太相信,径直说道,“人到时候一家子走了,我看你怎么办。反正你俩在一起,我是不同意啊。”

阿爸说着语气坚硬起来,正在烤雨靴的爷爷咳嗽了几声,看着央金,慢悠悠的说道,“央金,你就按照你的意愿来,现在不像以前包办婚姻,我们家还是很开放的。”

爷爷一说话,阿爸顿时没话了。

阿妈见状急忙插话转移话题,“现在盐湖上投入了采盐船,你们轨道组估计要调整吧?”

“不知道,听说下周省上来领导,还有一批新的洗盐设备要到,到时候再看看。”

“要真调整了,你们都得学习新技术,山东来的这帮孩子,学问有的,别小看他们,这盐湖以后怎么发展,就全看他们了。海青虽然是高中毕业,但人家现在还自学呢,准备着考大学。别小瞧,年轻人学东西快。”爷爷说道

阿爸回道,“考大学?那有啥前途,我们这帮老盐工,有的是小学毕业,不照样好好的。”

“给你说个啥就是抬杠,你要相信,知识改变命运。”

果然正如阿妈所说的,一周后省上的领导确实来到了茶卡。采盐船取代了寸轨火车,所在的轨道组全部解散,而后划归到采盐船,不过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,上面又重新派了一个领导接替了央金阿爸的位置,他只能给新任厂子做副手。如今的厂子是两个人在管理,而这个人便是才项。才项是直接从西宁调过来的,是为数不多的大学生,比央金年长五岁。他来到盐湖,央金阿爸就服他。他没有想到,“知识改变命运”这句话这么快就应验了。

当时的才项不过三十岁,却有一腔热血。

“才项是从我们青海出去的,从青岛船舶机械大学毕业后,在当地的船舶公司当了五年学徒,如今他回到了家乡,回到了青海,这对于我们茶卡盐业来说,就是个宝贝。以后都是机械化的时代,才项带出去的是青海人的热情,带进来的是硬邦邦的技术,我们厂子的每个人,都要有一颗学习的心……”这是领导当时来到茶卡时说的话,央金阿爸现在还记得。

可当时才项的任命刚下来的时候,他并不服,在家里发了好几天的牢骚。

“你说说!他就比央金大五岁,这就当上了我的领导。我兢兢业业的十几年,被一个毛头小子取代了!”

央金爷爷回道,“我早就给你说了,知识改变命运。不管是才项,还是海青,别小看,到时候就是茶卡盐业的未来。”

他不在说话,可心里却有几分难言之隐,就在这个时候,给自己添堵的人来了。

“老哥哥,老哥哥!”帐房外有人在喊

央金本坐在一边安静的听着阿爸的唠叨,一听这声儿,“腾”地一下起来了。阿爸也知道帐外不是别人,正是李海青的父母。

“阿古啦、阿尼(叔叔阿姨),进来进来……”

海青爸妈进了帐篷,身后跟着的便是海青,两人眼神一对,满是欢喜。

客人上门,虽然对海青再有意见,但是来者是客,央金阿爸还是热情的迎了上去。

央金没有想到,海青父母来这里是一是为了感谢,二来真有一件大事。

坐定后,老李径直感谢起来,从口袋掏出几包火柴放在桌上,“老哥哥,这次海青能进采盐船队技术组,还真得谢谢你的推荐。”

央金愣了一下,没想到阿爸是个刀子嘴豆腐心,嘴上说着不满,心里还是不得不佩服技术傍身的海青。

“欸,这说的啥话,娃娃自己努力,也有技术,刚好采盐船需要他,就跟才项说了一声。”

“娃娃的成长,离不开你。”

大家寒暄了几句,气氛还算融洽。

央金阿妈端上刚烧好的熬茶,一一递来,她看了一眼海青,满意的神情就写到了脸上。

海青看着父母,父母也意会了,开始说起第二件正事。

海青妈妈开口道,“这几年,你们对海青也没少照顾,我们从外地来的,到新地方扎根不容易。”

央金妈妈附和着聊天,“就是,你们挂念娃娃,陪着海青过来,还能吃苦,已经不容易了。”

海青妈妈看了一眼儿子,又看看央金,直接说道,“今天还有一件事,就是两个娃娃的事情,两个人也谈了一阵子了,虽然说现在厂子里以绩效为主,但娃娃的亲事也不能耽误啊。之前海青跟我说过,说你们家不太同意,但是他俩现在好着,遇到一个人不容易啊。”

央金阿爸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,他还是执拗的说,“那你这么说了,我也直接明说吧,不然两个娃娃心里也不对劲。现在的问题就是,知青下乡你们也知道,基本上就是五年。那之前一批批来茶卡的人,走了又来,来了又走的人多。五年换一届,那你们到时候走了,我的央金阿门办俩(怎么办)?那再从公家来说,海青这个娃娃一身的技术,那到时候一走,对盐湖也是损失。”

话说开了就好很多,李海青一家也终于明白了央金一家的担忧,央金阿爸还是想留住他。

海青急忙回道,“叔叔,五年的时间到了,我父母估计会回山东去,但我是一定要留在这里的。”

海青父亲接着道,“就是啊,我们这五年也历练了,也陪儿子了。当初来是因为担心,现在他各方面都好,也有你们的照顾,而且还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对象,我们也就彻底的放心了。”

央金阿爸没有说话,而是给大家添上了茶水。

他心里还是松动了,他是爱着女儿的,他迟迟没有说话。

海青这小子着急了,直接就问央金,“央金,嫁给我吧。”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